金属中含有的非成分和性能所要求的非金属相。非金属夹杂来源于金属熔炼和铸造过程中,熔体中各元素与 炉气等介质反应产生的氧化物和氮化物以及由炉体、 炉衬、罐衬、汤道、水口、中间罐和炉料等带入的耐火 材料残渣、灰分、脱氧产物和残留熔剂等。
夹杂物对钢铁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的主要影响是降低材料的范性、韧性和疲劳极限,造成材料性能上的方向性,使冷热加工性能变坏,使零件或工具(如轧辊)的表面光洁度降低。夹杂物可以使材料的抗腐蚀性能降低,对磁性材料的矫顽力也有明显影响等等。
试验方法及标准
GB/T 10561-2005 method A 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含量的测定标准评级图显微检验法。
ASTM E 45-11 method A 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含量的标准试验方法。
ISO 4967-2013 method A 钢--非金属夹杂物含量的测定--标准评级图显微检验法。
金属的低倍组织缺陷检验,S印检验,P印测试,塔形发纹试验,硫印试验,磷印,金属缺陷金相分析
金属的低倍组织缺陷检验也称为宏观检验。它是用肉眼或不大于十倍的放大镜检查金属表面、断口或宏观组织及其缺陷的方法。宏观检验在金属铸锭、铸造、锻打、焊接、轧制、热处理等工序中,是一种重要的常用检验方法。这种检验方法操作简便、*,能反映金属宏观区域内组织和缺陷的形态和分布特点情况。使人们能正确和全面的判断金属材料的质量,以便指导科学生产、合理使用材料。还能为进一步进行光学金相和电子金相分析作好基础工作。
a. 管坯横截面酸浸低倍组织试片上的中心疏松、 缩孔、 中心裂纹、 中间裂纹、 皮下裂纹、 皮下气泡应按附录A评定, 其合格级别应分别不大于2 级。结晶组织。